邓小岚,1943年出生于阜平县易家庄村。1998年12月退休于北京市公安局。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曾担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总编、社长,她的母亲丁一岚也是《晋察冀日报》的老报人,是1949年开国大典的播音员、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 邓小岚出生后转到麻棚村和马兰村,被寄养在老乡家生活了3年。邓小岚一直视这里为第二故乡。马兰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曾是《晋察冀日报》报社所在地,也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地。邓小岚说:“我就是马兰人。” 声声乳名让她落泪 1943年底,刚过而立之年的邓拓与丁一岚伉俪在一次部队突围的途中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邓小岚。邓小岚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一家化工厂当工人,一直到1995年才落实政策回到北京。1997年,邓小岚和妹妹邓小虹第一次回阜平看望乡亲。虽然50多年过去了,当地老百姓仍能清晰地唤出她的乳名,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让邓小岚泪流满面。 “当时只请了两天假,在阜平没多停留,一天多的走马观花,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很艰难,回来后我就想怎么帮帮那里的百姓。”邓小岚帮助老区乡亲的想法,也得到爱人刘青岗的支持,但因为工作原因却迟迟不能落实,这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退休后,2002年,邓小岚再次来到马兰村。5年过去这个荒僻的山村依然是破旧的村舍,落后的教育,简单的吃食。“这是我国第一部‘毛选’诞生的地方啊!这里曾是《人民日报》前身《晋察冀日报》的所在地啊!这里的人民曾经为了报社牺牲了19个鲜活的生命啊!……”短暂的山居生活里,遥想着父辈的磨难,邓小岚在叶落归根之感中酝酿着什么,“阜平马兰村是我国新闻史上不能忘却的一个亮点,完全可以搞红色旅游嘛。可跟人家别的地方比起来,我们这里还不行,我心里很着急!我现在一年的退休金3万元,我花一万元就够了,那两万元我会用来给老乡们干点事情。”
行胜于言的党员楷模 马兰村的白玉从的父亲是邓拓的老朋友,邓小岚前几次到马兰,都住在这位姐姐家。2004年,村里小学的校舍坏了,邓小岚听说后,动员同是工薪阶层的弟弟妹妹,凑齐了4万多工程款,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从校舍到厕所,都是邓小岚设计的。”对此,邓小岚却说:“哈哈,我喜欢设计、画图。”提到这些,60多岁的邓小岚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看到邓小岚设计的房子挺好,白玉从的邻居、一个学校的老师在盖新房的时候,也征求邓小岚意见。邓小岚给这家做了让村里人耳目一新的房间设计。其中,水冲式卫生间的设计让那家很感奇怪,“厕所在屋里,那不是很臭吗?”邓小岚就给他们讲了水冲厕所的好处,这家真就采纳了。为了推广水冲厕所,邓小岚给村民发传单,还鼓励白姐姐家改进厕所做表率。在邓小岚的提倡下,水冲厕所的概念在山村蔚然成风。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扫墓,扫完了回村子时,把村里几个小孩儿找来说唱个歌,结果他们什么歌也不会。“我开始还不信,以为孩子可能不好意思唱,后来我让他们唱国歌,只有两个孩子能跟着哼哼,调儿还不对,我心一下就凉了。”邓小岚说,自己从小就爱唱歌,也喜欢音乐,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当时邓小岚特别心酸。她说,音乐可以打开人的心灵,在音乐上,马兰村是个空白,即便是歌谣,也只是机械地说出来,孩子们不知道音乐能给人带来快乐,更没体会过。从那以后,邓小岚决定把音乐带进这座山村。她一次次往返北京和马兰,把家人用过的和朋友们捐送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乐谱带到了马兰村。每年十几次往返于北京和马兰,路途400公里,颠簸近8个小时,七旬的邓小岚就只是为了给孩子们排练一首歌。北京到马兰的路途并不遥远,但是却并不便捷,先从北京乘火车到定州,再从定州乘班车到阜平县,最后再等从阜平到马兰的班车。“加上等车的时间,有时早上八点出门,到了晚上七八点才能到马兰。”就是这段路,邓小岚从2004年起,几乎每个月都要往返一趟,一走就是9年。 邓小岚的辛苦没有白费,除了给村里孩子们带来快乐,她创建的马兰小乐队应邀先后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浙江卫视等录制节目,并参加了2012年北京电视台春晚。 邓小岚自己从来不乐意提及这些,她说得最多的只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但是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村民说,邓老师是个好人,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